
橘子洲赋
王林栓
夫中华文明,绵亘万里,薪火相传,弦歌不辍。湘楚之地,屈贾行吟之墟,朱张会讲之所,更兼近代革命热血浸染,红色热土,英魂永驻。橘子洲者,屹湘江中流,纳千年文脉,承百代壮志,今作薪火传承之炬,激励少年砥砺前行,共赴华夏复兴之业。
橘子洲兮,历史之见证者也。若夫星分翼轸,地接衡巫;湘水西来,卷千堆雪浪;麓山北峙,擎万仞云衢。洲溯晋代沙淤,形若神牛逆水,负民渡厄,遂成“牛头洲”之传说。昔者杜工部赞“橘洲田土仍膏腴”,李殉绘“橘洲佳景如屏画”,朱张渡畔,“文津”“道岸”犹存圣贤遗响。然洲之不朽,更在红色基因:青年毛公于此“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,铸就《沁园春·长沙》之绝唱。今洲头巨塑巍然,主席长发迎风,目向东南,如旭日之升,象征少年当怀凌云志,以身许国,与时代同频。此洲也,集山水之灵、文脉之厚、革命之魂,实为历史沉淀之丰碑,激励吾辈向阳而生,与国同当。
橘子洲兮,时代之弄潮者也。至若红色精神,薪传不息。昔年毛公八临洲渚,访菜农于畴亩,询师生于簧舍,更驱车渡江,播革命火种。今之橘洲,巨轮塑形,遍植花木,亭台映波,已成红色教育圣地。青年学子于此瞻仰雕塑,诵诗碑而缅峥嵘;党员群众观史馆、听壮歌,重走革命路,再温初心使命。至若“江天暮雪”化教育之景,“问天台”成立志之所,红色故事口耳相传,信仰之力浸润心田。昔李禹革命志士以血沃中华,今我少年当以橘洲为镜,坚定报国理想,如湘江北去,奔涌向前,不负“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”之誉。
橘子洲兮,未来之逐梦者也。尔其方今之世,橘洲不仅以史垂范,更以创新引领。甲辰年(2024)八月,橘子洲零碳能源体验厅启幕,全国首创“江岛零碳区”。其策有三:电力降碳,太阳能、风能代薪炭;管理降碳,智慧电网调能耗;自然固碳,湿地芦苇吸浊污。昔之渔火星星,今换虹桥叠翠;昔之荒滩野渡,今作生态典范。此举既承“两型社会”之旨,更启美丽中国之窗,佐证红色热土亦能铺绿卷新篇。嗟乎!少年当效此洲,既传红色薪火,复持科技利剑,以生态为舟,以创新为楫,共建山河锦绣。
赞曰:
湘江北去浪千重,
洲岛巍然砥柱雄。
英烈当年抒壮志,
书生意气贯长虹。
苍茫大地谁为主?
浩荡乾坤民是翁。
红色基因薪火继,
青春热血化霓虹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王林栓:
中国红色诗人
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
河南省老教授文化院执行院长
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

责任编辑:商都金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