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记者节赋
王林栓
盖华夏文明,五千年薪火相传,浩浩汤汤奔东海;红色文脉,百余年弦歌不辍,熠熠煌煌照穹苍。昔宋籍初标,《管子》释“记桩”,初指所录之事;晋朝拓义,始定执笔者号,开职业滥觞。晚清义明,《怪现状》定职业之旨;九十年代,《清议》《申报》广其名。溯源演进,循名流芳。今逢盛世,健儿宣赤帜以昭四方,笔耕传正道以固八荒。公元二〇〇〇年,国务院昭告:定十一月八日为中国记者节,此节之立,乃彰职业之荣光,励从业者之担当也。溯其源,上承范文正公“先忧后乐”之济世情怀,下续延安新华通讯社“为人民服务”之红色根脉;察其本,既续“左联”笔阵之锋芒,亦承改革开放纪实之真章。纪往圣之绝学以启智,录当代之伟业以昭彰,此节之要义,实乃记者使命之凝练也。古有董狐直笔,今有记者铁肩担道义;昔有司马迁著史,今有从业者妙笔著文章,薪火相继,励我中华儿女,共赴民族复兴之康庄。
记者呼,正义之君也!昔屈子行吟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今之记者承其志;林则徐誓曰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此其初心之彰也。忆往昔,烽烟弥漫华夏,范长江束装西行,探西北风云之变幻,著《中国的西北角》《塞上行》,以亲历之笔揭民生疾苦、传抗战星火,醒国人于沉梦;黎明前夜,邹韬奋秉孤灯、守寒窗,办《生活周刊》《抗战》,斥独裁之弊、扬民主之光。长征路上,陆定一、范长江等随军记者夜秉烛录赤军壮歌,《红星照耀中国》传星火于千乡万村,让世界见红军之赤诚;抗战岁月,萧乾等记者赴前线、入敌后,笔作投枪揭寇贼之凶顽,文为号角聚四万万同胞之心,筑精神长城如铜墙铁壁。彼辈以笔为剑伐奸佞,以纸为疆守良知,于风雨如晦中守正义之底线,于山河破碎时书历史之华章,励我中华儿女,勇赴国殇、共赴国难。
记者呼,正气之君也!孔圣言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,此其职业操守之常也;党章明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”,此其行动之指南也。观当下,世界变局激荡,国内改革深行,记者循党之指引,怀赤子之心,察民生万象于街巷,传政策甘霖于农桑。脱贫攻坚战鼓擂响,无数记者背行囊、赴乡野,踏遍秦巴山区之险、攀过云贵高原之峻,驻贫困村、伴扶贫人,录驻村书记扎根田间之劳,摄留守儿童绽放笑颜之祥,《十八洞村纪事》《山海情》等纪实作品,让脱贫奇迹可感可触;抗疫三年风雨来袭,记者披白甲、逆行疆场,以真情故事聚合力,彰显众志成城之强。秉党性之纯则方向不偏,持客观之量则事实不谬,扬科技创新之正气以励进取,斥贪腐歪风之嚣张以护清朗,于时代浪潮中树精神标杆,励我中华儿女,笃守信仰、勇毅前行。
记者呼,正道之君也!《诗经》云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此其精业之态;总书记嘱“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,此其职能之彰也。逢新世伟业启航,记者追一线之迹、录时代之声,上至九天探嫦娥揽月之奇,下至五洋记蛟龙探海之壮,录科技突破之锐,展大国重器之昂;乡村振兴号角吹响,记者访田垄间、入农家院,拍直播带货助农之景,记非遗民俗焕彩之姿,述乡愁守望之绵长,让乡村振兴有温度、有筋骨。珠峰测高,记者随测绘队登世界之巅,以缺氧之躯录高程数据;冬奥盛会,记者踏冰雪、守赛场,记健儿夺冠之喜,传奥林匹克之魂,以精业之姿炼笔下功夫,以担当之态扛时代使命,逐民族复兴之梦而步履不停,续华夏文明之昌而笔耕不辍,励我中华儿女,奋发作为、奋进无疆。
赞曰:
烽火挥毫记国殇,
红旗引路续华章。
肩担道义驱迷雾,
笔载民生透暖光。
逆旅抗疫彰气节,
巡疆探宝显锋芒。
珠峰测高书奇志,
冬奥传声振国邦。
初心不改兴邦志,
共励神州向富强。
__________________
王林栓:
中国红色诗人
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
中华诗词学会会员
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
河南省老教授文化院执行院长
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

责任编辑:商都金融
